作品介紹

那一支受傷的歌

江自得

  • 出版社:春暉出版社
  • 出版年:2003
  • 版次:初版
  • 文類:古典詩詞
  • ISBN:9789867915313

作品說明

詩集,江自得著。2003年10月,高雄,春暉出版社出版。收入詩人1995~2003年間的49首作品,是詩人的第4本詩集。
詩集以〈永不休止的旅行〉作為「代序」。詩人在序文中表示,這些詩是在醫院繁瑣的行政工作割裂的時間縫隙中完成的。同時,也強調了「旅行」和這些詩作的相關性。雖然詩集中包括了「挪威之旅」和「印度之旅」,兩個真實旅行經驗寫成的11首旅行系列詩,但「旅行」在詩集裡,還是有它的特別意旨。詩人特別強調這些詩,是他「拒絕被淹沒在瑣碎現實的泥沼裡」、尋求心靈解放的意義。
他說:「這些年,我仍不停地旅行。到異國旅行,在知識的大海裡旅行,在哲學與當代思潮中旅行,在現實社會裡旅行,在藝術的心靈裡旅行……。」、「旅行,形塑了我。從旅行中,我看見自己,也看見自己所屬的國度。// 在旅行中,生命有如忽明忽滅的星光閃爍,時而燃燒如烈焰,時而隱晦如深淵。這些,我都以詩留下了見證。」顯示,詩人的「旅行詩」重點還在知識、思潮、現實和藝術心靈的旅行。
和這本詩集同時出版的散文集,取題《漂泊》,意指自己長年在醫學與文學之間漂泊擺盪不定,有於心不安的自責。其實,醫生生涯提供了詩人重要的冷凝透視生命、人間的特質,對他的詩質提昇,肯定是正面的,詩人只是自覺投入的不夠深不夠多而已。就像詩人以〈螢火蟲〉自況一樣;「雖然外面的世界很黑暗 / 我們堅持 / 繼續燃燒自己 / 為這世界留住一點光亮」,也許內心的急切自許,也影響他的創作心情,在這本詩集裡,可以看到不少批判性犀利的作品:〈化約主義(reductionism)〉批判迷信科學至上的時代,分析計量的知識取代了事物整體知識的有機性,詩的末段,跡近賭氣地嘲諷道:「讓太陽與月亮結婚 / 必有眾多寂寥的星星連夜趕來 / 共赴毀滅之旅」。同質性的〈生物統計學〉,劈頭寫道:「右手放入熱油鍋 / 左手放入乾冰桶 / 平均起來,你感到很舒服」。這些都是具有人文素養的生命科學人 (醫生) 對科學本質有深刻體認才寫得出來的詩。〈屁〉對戒嚴體制豢養出來的「主流媒體」開炮:「接連吃下一車又一車 / 高度偽裝的反動新聞 // 滿肚子怒氣 / 憤而衝上天際 // 陣陣濃厚的鄉土味 / 在街坊間悄悄瀰散 // 我們開始努力收集信念,讓愛 / 在黯淡的午夜 / 芬芳起來」。即使是深重的憤怒,詩人還是謹守以最樸素的語言、意象來傳達。
批判之餘,詩人也同時表達了對人間無盡的希望和愛,乃至於立誓以寫詩為終身志業:〈種一棵樹──紀念二二八〉:「種一棵樹 / 在昨日痛苦的記憶裡 / 唱一首歌 / 在今日思念的眼淚裡……(中略)…… // 樹屹立在島嶼上 / 親像一座世界的燈塔 / 歌開展在我們生命中 / 親像上天寬厚的胸膛」詩人以信、望、愛的人間使者自我定位。也因此,他說:「我終於知道 / 在我生命終點處 / 緊緊守候著我的是:一隻阿米巴」──〈我終於知道──阿米巴詩社三十七週年〉。

江自得更多作品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