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作品說明
文學評論集,葉石濤著。1979年3月,由台北遠景出版社出版。這本集子是從作者最早的蘭開版《葉石濤評論集》(1968) 脫胎而來,加上1973年三信版的《葉石濤作家論集》中新增的作品及之後的新作,可以說是彙集了作者1965年到1979年以前,所有重要的作家論、作品論,以及台灣文學史論述之大成,也是葉石濤戰後30多年間、重要台灣文學發言的總集合。總共有28篇作品,有8篇台灣文學史論,有8篇7家作家論,其餘為作品論。
本集的台灣文學史論述,以〈台灣的鄉土文學〉揭開序幕。1965年的台灣文學,尚掩蓋在反共文學的煙霧中時,葉石濤在這篇文章中首先表示,台灣的新文學自賴和以降,自成一個文學發展的體系,台灣作家個個像受難的使徒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像唐‧吉訶德一樣揮矛迎向風車挑戰,就是為了建立自己的文學。從戰前、戰中到戰後,台灣作家從鄉土這唯一統一的主題,已然連成一脈,發願在有生之年寫成一部台灣鄉土文學史。1967年,則發表了另一篇〈兩年來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說〉,主要是以《台灣文藝》以及1965年鍾肇政主編出版的兩套叢書:「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文壇社) 及「台灣省青年作家叢書」(幼獅書店) 各10冊上面的作家作品資料,補充他的台灣鄉土文學史論。1968年,他又發表了〈一年來的省籍作家及其作品──兼論省籍作家的特質〉,仍然可以視為前者的補充論述,比較特別的是,本篇以「紀錄性」(documentry)、「地域性」(regionalism)、「觀念」(idea) 三種趨勢,做為他分析台灣作家作品之後,歸納出來的特質。他說,作家應自由創作,忠實地批評時代政治、社會和既成道德秩序。敏銳地捕捉居住地域的環境變遷情形。表現透過觀念的處理而重塑的鄉土。「我們的文學必須富於民族靈魂和鄉土色彩。」是作者第一次這麼具體地表述他的台灣文學本質論。
至於更為確定的台灣文學史觀表述,應是1977年發表的〈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這篇文章藉南非白人女作家N‧歌蒂瑪(Nadina Gordimer)為現代非洲文學下定義的模式──所謂非洲的作品就是非洲人寫的作品,以及在非洲土地上,在精神及心理層面上跟非洲人有共通經驗的作品,絕不受語言膚色制約。因此,台灣鄉土文學就是不分族群的台灣人所寫的文學,也是具台灣共通生活經驗、歷史的文學。葉石濤說:「台灣的鄉土文學應該是以『台灣為中心』寫出來的作品;……它應該是站在台灣的立場上來透視整個世界的作品。儘管……作家可以自由地寫出任何他們感興趣及喜愛的事物,但是他們應具有根深蒂固的『台灣意識』,否則台灣鄉土文學豈不成為某種『流亡文學』?」。所謂「台灣意識」,就是跟廣大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反映出來的意識,就是台灣人民長期是外來殖民統治壓迫的共通經驗,「一定是『反帝、反封建』的共通經驗以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跟大自然搏鬥的共通紀錄,而絕不是站在統治者意識上所寫出來的,背叛廣大人民意願的任何作品。」
「台灣意識」台灣文學論的出現,使得他的、述作台灣鄉土文學史的願望,已具體成型,也確立了他自己的台灣文學史觀。這篇論述,也一舉釐清了台灣文學一直含混不清的外貌,促發70年代的鄉土文學定義的爭論。
作家論的部分,分別討論了張文環、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林海音、黃娟、季季7家,可以說開啟了台灣文學作家學術評論的先河。作品論方面,則討論了張文環《在地上爬的人》、吳濁流〈幕後的支配者〉、鍾肇政的《輪迴》、《沉淪》、《中元的構圖》、黃靈芝的〈蟹〉、鄭清文的《校園裡的椰子樹》,李喬的兩本書(《飄然曠野》與《戀歌》)、七等生的小說(〈放生鼠〉、〈精神病患〉、〈昨夜在鹿鎮〉)、《僵局》和林懷民的〈安德烈‧紀德的冬天〉、〈逝者〉。
本書可以視為葉石濤80年代文學史巨著《台灣文學史綱》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