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台灣文學史綱
台灣文學史綱

葉石濤

  • 出版社:文學界雜誌社
  • 出版年:1979
  • 文類:評論

#葉石濤 #文學界 #台灣文學史綱

作品說明

《台灣文學史綱》,台灣文學史,葉石濤著,1987年2月1日初版,文學界雜誌社出版。日譯版,由中島利郎、澤井律之合譯,更名《台灣文學史》,2000年11月30日,由日本東京研文出版發行。中文版全書約12萬字。另附有林瑞明編〈台灣文學史年表(未定稿)〉凡172頁。
本文分七章,「第一章 傳統文學的移植」、「第二章 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第三章 四○年代的台灣文學──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第四章 五○年代的台灣文學──理想主義的挫折和頹廢」、「第五章 六○年代的台灣文學──無根與放逐」、「第六章 七○年代的台灣文學──鄉土乎?人性乎?」、「第七章 八○年代的台灣文學──邁向更自由、寬容、多元化的途徑」。
作者在〈序〉文中說:「我發願寫台灣文學史的主要輪廓(outline),其目的在於闡明台灣文學在歷史的流動中如何地發展了它強烈的自主意願,且鑄造了它獨特的台灣性格。究竟『史綱』不同於完整的文學史,它充其量只是給後來者,提供了一些資料和暗示而已。……我這一本《台灣文學史綱》的寫作幾乎耗去了三年時光。……總算把三百多年來的台灣文學面貌勾勒出來。……從日據時代到現在,台灣知識份子莫不一致渴望,有部完整的台灣史出現,以紀錄在這傷心之地生活的台灣民眾血跡斑斑的苦難現實,特別是最能反映台灣民眾心靈的文學,要有一部翔實的紀錄,以保存民族的歷史性內心活動的記憶。……我很希望台灣民眾能夠瞭解台灣文學以往的一段歷史,認識三百多年來台灣民眾力求上進,建立美好的社會的強烈意願。」
這是第一部由台灣人自己寫的「台灣文學通史」,先以概括敘述的方式,把17世紀中葉以降迄日治初期的漢語文言文學,稱為「舊文學」。以1920年代發生的文學,稱為「新文學」。戰後部分,則以整數的10年為一代,分為四○、五○、六○、七○、八○五階段。除了以台灣主體意識貫串自沈光文以降的300多年來,在台灣展開的文學活動外,也是同類著作中,首次將漢移民帶來的漢語文言詩、文學和日治時代發生的新文學,從「台灣」作為一獨立而封閉的地理區域,加以論述的台灣文學史。
作者將漢語文言文學,視為由移民「移植」而來的文學,可以說是不著痕跡地凸顯了以「台灣」為立足點和主體的文學視角。談到新文學運動的展開,則強調了它的抗殖民統治和植根鄉土的特性,與漢語文言文學觀察,站在完全相同的立足點上。這和作者以流淚撒種形容40年代艱困時期的文學處境,和指出50年代的文學屬於「官方文學思想」的執行者及其非民間性,以及用60年代的無根放逐和70年代的鄉土、人性做對比,在在都顯示作者用來貫串全書的台灣主體性。

葉石濤更多作品
  •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