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介紹
1928年-2013年
性別:男
文學社團:《笠》詩刊
創作類型:現代詩
筆名錦連,出生於彰化,日治時期於台灣鐵道講習所取得中等科及電信科學歷,畢業後於鐵路局彰化站擔任電報管理員。1996年自彰化移居至高雄。有「鐵道詩人」之稱。作者為「跨越語言一代」之重要詩人,相繼參與文藝團體「銀鈴會」、列名「現代派」成員,亦為「笠」詩社的發起人之一。曾獲台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第五屆笠翻譯獎、台灣文學家牛津獎、高雄文藝獎等。著有《鄉愁》、《挖掘》、《支點》、《海的起源》、《守夜的壁虎》、《那一年》等作品。
文學觀:
稱因工作性質關係,不太參加文壇活動,只是默默地寫作。戰爭時期就開始寫詩,因發表的機會不多,大部分作品都是保存在自己的筆記本裡,戰後有一部分由自己譯成中文發表。大概由於詩人過分謙抑的個性,文學史家很少人提及他戰前的作品。其實,錦連在戰後仍繼續以日文寫詩,且寫了三百多首,1959年遭八七水災損毀,經重抄得284首,遲至2002年8月才出版,自譯成漢文《守夜的壁虎》出版。他不僅是日治時期台灣詩香火的傳遞者,也是屬於「跨越語言的一代」,成為轉型成功的中文詩人。他用「文盲」來形容像他這樣的走過日治時代的詩人、在戰後的文學境遇,雖然最終還是克服了這些困難。其實,錦連在日治時代業已透過大量的文學理論書籍的閱讀,建立了自己的詩想和風格。幾乎和他同時代的文人沒有太大的差異,錦連自承年輕的時候,也接觸過社會主義的文學作品,也讀過中國左派作家如魯迅的作品,對魯迅文學同情窮苦貧困的人的創作觀,印象深刻。錦連也不諱言,他由於自己出身貧困,沒有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所以抱持人道主義的立場寫作,作品特別關心受苦受害的人,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錦連有不少詩,都是屬於實際生活經驗的延伸,不過,詩人似乎特別在意那受壓抑的一端。錦連認為,只有實際吃過苦受過難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窮人的苦楚,缺乏生活體驗的作品是空虛不實的。暗示他是把自己的詩文學紮根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進入實際創作階段之後,他認為「銀鈴會」和《笠》的同仁、文友對他的文學理念和詩創作,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有理論基礎的創作,應是錦連的獨具特色,這與他一起出入「現代派」的林亨泰相同,他很容易透視了「現代派」虛矯脆弱的一面,雖然由於個性不同,他不像林亨泰嘗試引導「現代派」的走向,但他終究還是到《笠》這個方向來,證明他的詩信仰是獨立自主的。錦連曾以蜘蛛吐絲形容自己的創作精神,而且還是一隻吝嗇的蜘蛛,旨在強調自己的作品量不多,或許現實並未提供給他良好的詩創作環境,是原因之一,但把寫詩看作蜘蛛吐絲織網般綿密多思,特別「珍惜語言」的詩人性格,才是主要原因。錦連雖然曾經從書籍、理論的閱讀上,接受過現代主義的洗禮,但並未沉迷其中,反而跳脫出來,只在技法上接受現代主義,本質上還是朝批判、寫實的目標走,寫的是有人體味、有汗臭、有人情喜怒哀樂的詩。然而,詩人似乎不只一次地提到,他的詩受到大環境的制約,並不是那麼肆無忌憚去表現自己、抒發自己的情感。錦連經歷過二二八,「銀鈴會」也結束於政治力量的箝制、干預,戰後台灣人的處境,他一定點滴在心頭,他的詩並沒有忘了反應這樣的台灣人心境。